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科创板最大的吸引力在哪

  • 时间:
  • 来源:网络

   

  原标题:登科一年|专访华兴资本董事长包凡:科创板最大的吸引力在哪

  澎湃新闻记者 孙铭蔚

  科创板开板一周年,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史上,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里程碑。

  站在这个时间节点,澎湃新闻推出《登科一年:科创板开板一周年特别报道》,邀请资本市场顶级专家,一线金融机构负责人,上市公司负责人,回顾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一年来的得失,展望新起点上,科创板的改革前景。

  本期刊出的,是澎湃新闻对华兴资本集团董事长包凡的专访。

包凡

  包凡于2005年创建华兴资本集团,带领其成为中国领先的服务新经济的金融机构,2015年入选美国财经杂志《彭博市场》全球50大最具影响力人物。包凡先后受邀担任首届科创板科技创新咨询委员会委员、五道口金融学院客座导师及深交所博士后导师。

  目前,华兴资本集团旗下基金投资企业已有4家成功登陆科创板,包括心脉医疗、南微医学、华熙生物及优刻得。

  包凡认为,科创板的设立对于创投行业主要有三点意义。第一,注册制让市场回归投资的理性。A股在审核制时期,投资人还是想去赚取所谓的上市公司溢价以及审批红利。注册制让大家更聚焦公司层面。

  第二,大家会更多考虑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赚取快钱。以前整个市场的退出方面有很多限制,现在,更加丰富完善的退出渠道,反而会让投资人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陪伴公司走得更长,在一个最合适的时点退出。

  第三,让拥有核心技术但投资周期比较久的企业获得更多可能性。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让上游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能够不断获得资金的接力支持,而这些企业本身也是国家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在谈到中概股企业选择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时,包凡认为,从上市及市场制度等方面看,中国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的相似度还是比较高,企业通过在港交所二次上市,也可以部分实现回归母国资本市场的目的。

  “我们相信大市值的中概股企业,未来可能在美国、中国香港及A股挂牌会变成标配。我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看到更多的中概股企业陆续登陆国内资本市场,香港只是当中的一部分。”包凡说。

  此外,包凡还谈到了对科创板的三点期待。

  第一,任何制度改革都需要时间,目前看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开端不错,希望继续执行下去。

  第二,相信未来市场化程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期待更多有力措施陆续到位。

  “第三,我们也特别期待能够推动巨型科技企业在科创板的落地。一年来登陆科创板的一百多家优质企业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在这一基础上,期待未来无论是IPO还是海外中概股的回归,科创板能够迎来一批航母级科技企业的上市,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包凡表示。

  以下是澎湃新闻与包凡的对话实录:

  澎湃新闻:感谢包总接受我们的采访。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试点注册制的改革,对创投行业而言,有哪些意义?

  包凡:

  我们当初很有幸参与了整个科创板制度落地的设计过程,一年过去了,科创板还是取得了相当好的成绩,也给了市场很大的惊喜。我们从创投企业角度来看,科创板的确给市场带来了一个全新的机会,有些企业以前很难登陆A股市场,现在等于打开了一个很好的通道。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来说,意义有几点:

  第一,注册制让大家回归投资的理性。以前A股在审核制时期,还是想去赚取所谓的上市公司的溢价及审批红利。现在到了注册制,大家反而更关注公司层面,所以价值的回归这是第一点。

  第二,以前整个市场的退出方面有很多限制,现在反而让投资人有了长期投资的理由,因为退出不是问题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既然已经有很好的退出选择,或者退出本身不是一个限制条件,反而你会考虑伴随公司走的时间更加长一点。大家会更多地考虑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地赚取快钱。

  第三,让我们也开始关注上游的拥有核心技术的科技企业,那些企业本来投资的周期比较久,投资过程中的风险也比较大。科创板注册制推出了以后,让市场不断有基金可以接力下去,这些行业恰恰是国家大产业政策所需要的,所以给到我们整个基金的配置上增加了这部分投资的配置。

  澎湃新闻:科创板开市已经接近一年,你如何评价开市至今的运行情况?你最看重科创板的哪些制度创新?

  包凡:

  第一个,多种上市标准让更多的科创企业能够满足上市的要求和条件,无论是为企业还是投资人都提供了一个更好、更通畅、更灵活的上市选择。现在已经上的这一百多家企业,整体市值1.6万亿,整体融资规模超过1400亿,从行业的分布角度来说还是挺多样化的。当然,最多的还是信息科技企业,其次,大健康范畴的企业也占到1/3左右。总体来说行业分布相当广,给不同类型的企业提供了上市的选择。

  科创板的推出肩负着很重要的责任,是注册制的一个实验田,总体来说这段时间还是相当成功的。无论是在我们的创投圈还是在企业圈里面,大家觉得现在整个上市制度是相当透明的,企业在整个上市期间的表现也比较有可预见性,而且对上市成功与否也是事先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预判。所以,整体从这点来说,这是实际的好处。

  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也看到了科创板上市过程转向信息披露为主,招股书包括发行过程中对信息披露的要求还是相当高的,大家反映做科创板的项目对保荐人的要求比做传统的项目要求更高,因为这里面信披的要求相当严格,这也是很好的一件事情,就应该这样做。企业能否上市以及发行价格让市场来检验、来定,使得信披的要求明显提高了。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科创板的制度设计中,注册制,允许亏损企业、低营收企业上市,降低上市后创投减持退出的门槛等,哪些更重要?

  包凡:

  这些都是相当重要的,它是一揽子的事情,很难把单独一方面摘出来说。因为科创板在设计一个制度的时候,是需要另外一个制度跟它配套的。我刚才提了,注册制本身不再把发行规模、发行价格作为审核的标准,或者监管机构不再承担这方面的责任,监管机构更多的责任是在信披上,对信披的要求更高了,这两方面是相辅相成的。

  为什么允许一些尚未盈利的企业去上市呢?前提条件还是要对这些企业有充分的信息披露。以前大多数的企业所谓的质量评估标准是有没有盈利,而现在这些企业即使今天没有盈利,但是我们作为投资人可以假设未来会盈利的。那你基于什么样的基础上判断它未来可以盈利呢?肯定要给出信息,足够多的信息披露,大家才能有判断。这些东西是一揽子的事情,总体我觉得从结果来说,还是很好的。

  澎湃新闻:华兴资本投资的企业中,有哪些已经在申报科创板上市?有哪些准备上科创板的?对于华兴资本来说,科创板最大的吸引力在哪儿?

  包凡:

  目前,华兴资本集团旗下基金投资企业已有4家成功登陆科创板,其中优刻得是做云服务的第一个上市企业,生物医疗板块里面我们上了两家:心脉医疗、南微医学,还有生物科技公司华熙生物,另有2家企业科创板等待过会。

  总体来说,这些企业上市后的表现都相当得不错,因为从我们来看这些企业在各个细分行业里面是龙头企业,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市后得到了投资人比较高的认可,现在我们也会和很多被投企业讨论把科创板作为重要方向之一。

  澎湃新闻:你觉得已上市的科创板企业中,在细分领域还有哪些短板吗?

  包凡:

  现在科创板上市的这些企业里面,已经覆盖很广泛的领域了,我倒不觉得有某一个领域是特别的短板,但是比如环保技术、新材料,我觉得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澎湃新闻:华兴资本在项目储备方面会有什么偏好吗?

  包凡:

  我们有三个大的投资主题,第一个科技创新,第二个消费分级,第三个产业升级,大致这三个领域。科技创新里面,我们还是围绕数据展开,数据的产生、数据的输送、数据的处理,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半导体的设计、数据及人工智能平台以及信息安全,我们都有涉足。

  澎湃新闻:创业板也在推进注册制改革,而且在行业分布、科研方面,不像科创板有那么大限制,对于科创企业来说,创业板和科创板相比哪个更有吸引力?

  包凡:

  这两个板块各自的定位有比较大的差异化,科创板很明显的还是硬核科技,科技属性是相当明显的。创业板相对更看中成长性的创新企业,但是创新业务不单是科技创新,包括模式创新、行业创新以及各种各样的创新,科创板和创业板在投资人层面和在市场层面有各自的定位还是相当必要的。

  我个人觉得这两个市场之间是一种互补。

  澎湃新闻:如何看待创业板和科创板的竞争关系?这两个板块该如何错位发展?

  包凡:

  良性的竞争肯定是会有的,但第一这对市场是好事,第二我认为更多是互补竞合关系,并不是强竞争关系。这两个板块的定位还是有明显的差异化,企业如果对自身比较了解,会很快找到更适合自己的板块。

  比如,非盈利企业还是去科创板会更加通畅一些,现在创业板尤其是第一批的上市公司,还是对盈利有一定的要求。

  澎湃新闻:近期中概股掀起回归潮,特别是一些互联网龙头企业,但基本都选择了在港交所进行二次上市,你觉得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包凡:

  这里面有时间的问题,我们从去年科创板注册制落地开始就不断地推动国内资本市场改革步伐的加快。但此前A股的上市标准跟海外比还是区别比较大,因此作为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企业希望接入到母国资本市场的话,回归香港是可以更快落地的选项。

  我们相信大市值的中概股企业,未来可能在美国、中国香港及A股挂牌会变成标配。我也相信在不久的未来,会看到更多的中概股企业陆续登陆国内资本市场,香港市场只是当中的一部分。

  澎湃新闻:对于一些拟上市的企业,你们会如何给这些企业建议上市地点?是美国、中国香港还是内地的科创板、创业板?原因是什么?

  包凡:

  现在上市地的选择确实非常复杂,以前作为中国的科技公司去美国上市,有点像自然选择,现在伴随着可选择路径的不断增加,站在企业角度确实会感觉需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这也恰恰是我们作为投资人和投行能够起作用的地方,我们能够帮助企业看得更加清楚。

  去哪上市最重要的底层逻辑还是看企业(自身),所处的行业与哪个市场匹配度最高,这是最重要的决定因素。在此之上,你未来面临的投资人是谁,他背后的投资逻辑是什么,对应这个企业的估值体系是什么,以及不同市场间对上市时间表、确定性的不同安排等等。

  最重要还是要看清自身,厘清长期资本市场规划。企业上市以后更主要的是未来在这一市场里面的成长,你所去的这个市场能不能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融资和退出的能力,这一点是最重要的。

  澎湃新闻:相比美股、港股市场,你觉得科创板如果想提升对科创企业的吸引力,还有哪些改进空间?

  包凡

  :我们今天已经迈出了很大的一步,以注册制信披为主,包括上市以后的涨停板、退出等多个方面。如果逐条和海外市场比,作为一个投资人,我认为在类似退出等制度设计上,未来仍有进一步市场化的空间。从大方向上看,我们对未来的市场进程还是相当有信心的。

  第二个,建立在信披基础上的惩罚机制必须要有。海外市场上,如果企业披露出了问题,投资人可以通过集体诉讼或者其他手段追诉重大责任,在民事赔偿外,还可以追究刑事责任。从目前国内法律法规来看,针对信披制度的惩罚机制还是不够的,我们既然要建立以信息披露为基础的制度,坏人就要得到严厉的惩罚。

  澎湃新闻:在你看来,目前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对创投和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哪些影响?

  包凡:

  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对于创投行业是相当关键的。从内外部环境来看,我们急需快速发展自主创新产品,培养中国自己具有核心技术能力的公司,从这一点上看,资本市场的改革为这类企业的发展解决了融资渠道的后顾之忧。

  第二点,当前社会不缺流动性,我们希望这些流动性能够进入到对实体经济有帮助的领域,而不是只在纯粹的虚拟经济。科创板注册制的推出让大量流动性转化为对创新创业企业的支持。

  第三点,中国国民经济已经进入新阶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国民对于财富管理的需求越来越明显、越来越重要。从这个角度来说,通过科创板让注册制落地,进而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的改革和扩容,对中国广大居民未来的财富管理、财富配置都带来了很好的正面效应。

  澎湃新闻:对于科创板的未来,你有怎样的期待?

  包凡:

  第一,希望今天这些好的制度继续地执行下去。科创板的推出面临一定压力,但任何一个制度改革都不会一蹴而就,需要给市场更多的时间才能下结论,目前来看开端不错,希望能够继续深入发展。

  第二,相信未来市场化的程度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期待更多有力措施陆续到位。

  第三,我们也特别期待能够推动巨型科技企业在科创板的落地。一年来登陆科创板的一百多家优质企业都是细分行业的龙头,在这一基础上,期待未来无论是IPO还是海外中概股的回归,科创板能够迎来一批航母级科技企业的上市,我相信这一天很快会到来。